
实现零库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率(主要表现为减少资金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如果把零库存仅仅看成是仓库中存储物数量的减少或数量的增加,只注重数量的变化而忽视其他要素的变化,则很难实现仓库概念上的零库存。

电子废弃物的合理处置途径应该是充分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使废弃物重新进入人类工业系统内部的物质一能量循环体系,减少焚烧、弃置、填埋等增加生态环境负担的处理方式:(1)重新使用,就是通过出售、转让和捐献等方式使用户淘汰下来但仍可使用的电子产品延长其使用寿命;(2)循环再生,是指废弃的电子产品经过拆解、分选处理获得塑料、玻璃、金属等再生原材料,重新用来生产新的产品,而强调本地化循环则是为了减少废弃物长途跋涉所造成的生态负担。

于库存管理来说,往往最令人头疼的一个方面就是:库存积压。我们怎么定义库存积压呢?从广义上也就是说,现有库存(On hand)加上已经订购的货物 (On Order),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在所需要的量。通常我们对每周货品的销量有一个预测值,对于一种正常商品来说,考虑到它的订至点(OUTL)和顾客需求性临时订货 (Back order),如果仓库里上下的商品量仍然超过8周的预测值,那么可能这个商品,就存在库存积压的风险。当然8周并不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根据公司的需求改成4周或者14周。

据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国库存积压物资已远超3万亿元。这边库存未处理完,新增的库存又进仓,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已成为国民经济良好运行的沉重包袱,也拖垮了不少企业。